<aside> 💎 这是一张比特币的挖矿产量减半信息表,下一轮减半时间在2024年,减半后每挖出一个块里的比特币数量将减少到3.125个。
</aside>
再过完两天就要进入3月份,从历史图形上看,比特币在过去3轮减半之前的300多天,开始出现跌不动,并上破月线的下行趋势。
从3月份起,就是比特币第四次减半前的倒计时300多天。
可能有朋友有这样的疑问:
比特币为什么会呈现强烈的周期性特征? 价格峰值时段可以认为是减半供需引起,但其它时段,比如上面提到的这段时间,为什么仍能以周期理解?尤其是每次外部环境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经济、比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可以用索罗斯的理论“反身性”来理解,也就是每一个比特币参与者们自我实现的预言。
反身性是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的核心理论,它通常用来表达市场参与者和股价存在的一个反馈循环。
在股价发生波动之后,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主流舆论都会给这个波动找一个「主要原因」,而市场的参与者恰好也迫切需要一个原因,于是市场参与者和主流舆论就一拍即合地认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股价波动(牛市、熊市),他们的情绪也因此被这个原因所主导,这个原因也进而成为了市场参与者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形成了影响当下该种形势发展的主要力量,于是「看法」就渐渐地成为了「事实」。
紧接着市场的「事实」又反过来塑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预期」影响交易「决策」,就这么循环往复。
说白了就是市场参与者总是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看法」对未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他们的所有「偏见」就会强化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趋势,因此未来就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市场其实并非历史重演,而是人心未变。
没错,历史是人为的,而人心、人性是永远不变的。
我非常喜欢的利弗莫尔在《股票作手回忆录》里写道: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必然再次发生。”